《法蘭西特派週報》|寫得像是你刻意想這樣寫

 


我算是在電影上映相當晚之後,才去觀賞這部期待已久的《法蘭西特派週報》。

Wes Anderson(又稱魏置中)的畫面一如往常讓眼睛享受美好的事物,即便聽說給的片酬不算太高,這種魏式cult美學也難怪讓很多大咖即使客串幾秒也甘願,宛如一種「沒關係,是魏斯.安德森啊!」的特殊情懷。但老實說,看完電影的當下我沒有太多感想,不過有件事在觀影過程中我就一直很在意,那就是:

為什麼作為故事背景的小鎮要叫Ennui(安威)?

在法文裡,ennui是「無聊」的意思。


實在很想知道導演是不是刻意為之,於是我查了一些資料。

對,就是這個意思。


首先,這是一本「用演的給你看」的週報,你會透過畫面「閱讀」這本將文字影像化的刊物。而所謂的新聞刊物,就是試圖在「無聊」的日常中,找出趣聞軼事,以及其中的意義。

就像總編輯總是會和每位記者說:「寫得像是你刻意想這樣寫。」



這本週刊用4個不同單元的章節,呈現4個發生在同個鎮上,卻毫不相關的故事。

開頭的第一個章節〈騎士特派 The Cycling Reporter〉,由旅遊記者Salzerac(歐文.威爾森飾)騎著單車環繞街道,紀錄小鎮250年來的變遷,不管是不是光彩的,通通寫進去。

「流鶯、皮條客、浮屍、佔領屋頂的流浪貓,這些都要寫嗎?確定?」

「確定。」

然後就一字不砍的寫進去了。在這裡也看出了總編輯Howitzer Jr.(比爾.莫瑞飾)相當尊重記者們創作的自由意志及堅持。



第二章藝術評論〈具體的傑作 The Concrete Masterpiece〉,則是相當魏式風格的黑色幽默,諷刺了所謂的「藝術」—

『你不賣的話,又為什麼要畫呢?』

『那些複製你畫的人,現在都比你有錢了』

『要測試那些藝術家是不是真的瘋了,就叫他們畫麻雀這種臨摹。』

題外話,雖然《戰地琴人》猶太鋼琴家的印象深植人心,但我私心認為安卓亞.布洛迪更適合Cadazio這種西裝筆挺又非善類的角色,儘管已經快要年屆50,魅力還是絲毫不減。



第三章〈宣言的修訂本 Revisions to a Manifesto〉應該是全片最「法式」的一段:1968年法國五月學運為靈感的背景、菸不離手的左派學生在咖啡館裡思辨、向新浪潮致敬的拍攝風格、以及法國文學最常見的—青春洋溢的年下男孩戀上(或搞上)風韻猶存的年上女子。

本章記者Krementz法蘭西絲.麥朵曼飾)雖然不斷強調「報導要中立」,卻因為和學生領袖Zeffirelli(提摩西.夏勒梅飾)有了肉體關係,導致報導完全可以說是偏頗。

不論再怎麼強調中立,只要是人寫的,一定多少都會帶入自身的觀點吧。

另外,被友人稱作「美國版菅田將暉—因為什麼都有他」的提摩西,意外地相當適合這種愛因斯坦般的蓬頭亂髮。




最後一篇是沒有美食的美食專欄〈警察局長的私人餐室 The Private Dining Room of the Police Commissione〉,吃飯吃到一半局長的兒子被綁架,畫風一轉變成警匪鬥智追逐片,畫面更是直接從3D變成2D動畫片,儘管很多觀眾在這章才「醒來」,但這種錯綜複雜、故事中又衍生出故事的無厘頭情節,可能讓許多人無法理解,但沒關係,這就是魏式風格一個很典型的icon。




安德森這次也用顏色將新聞報紙和電影做了完美的連接,每一個場景都從黑白開始,彩色結尾,讓觀眾體驗從紙本印刷、彩色插圖到動畫電影,也突顯了不同記者不同的寫作風格。另外,每當場景由黑白轉為彩色時,都是故事產生意義的時候。

整部電影裡的所有人,都在找尋意義,但意義稍縱即逝。駐派記者放棄了在美國的生活,就為了尋找某些東西,說著「某些時刻我感到孤獨,但走在街上,總會有一張桌子,上面放著咖啡、菸,讓我能坐下寫作。我選擇這樣的生活」就因為如此,才要找出在« ennui »中找出« C'est la vie »的態度,寫得像你刻意想這樣寫。


如果不熟悉Wes Anderson的風格,那老實說《法蘭西特派週報》不會是入門的好選擇。大概是同溫層比較厚,意外地這部片在PTT上討論度並不高,資訊量太多、看起來很累人、一個恍神就忘了剛才在演什麼、很吃電波等等,相較於以前的《犬之島》、《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》,確實比較難吞。電影用字也相對艱深許多,個人覺得很適合買原文劇本來細細品味。


參考資料/延伸閱讀:Review: ‘The French Dispatch’ explores ennui in Ennui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