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情裡的拖延症




人類似乎很喜歡把事情擺著、放著、拖著,讓時間給它一個結局,而非親手了結。

因為自己動手很麻煩啊。


第一個讓我發現這件事的,是我的初戀男友。他是我們大學的交換學生,我們相識於學期之初,但在他為期短短一年的交換生活中,我們一直都保持著點頭之交的熟識度,直到他要回日本之際,實在不想讓整個暗戀的心情就這樣結束的我,才鼓起勇氣約了他單獨看電影,也才有了後續。

之後我們保持著偶爾聊聊、寫寫明信片(我寫明信片的習慣就是這個時候養成的)的交情,中途我去了一趟日本見他,隨著時間的推進,揣測彼此的心意,關係漸趨明朗。終於他來了台灣,和我告了白,我們正式在一起。

然後一段不舒爽的戀愛就此展開。

在「我喜歡的男生也喜歡我,還跟我告白」的甜蜜糖衣下,包裹的是我們對彼此的不夠了解。再加上彼此都是初戀,更是沒有過往經驗可以參考(就連性事也是)。建立在如此薄弱基礎的遠距離戀愛,可想而知外強中乾、搖搖欲墜,如偷工減料的建築般禁不起時間和現實的考驗。

熱戀初期頻繁的訊息和視訊,讓我一度認為遠距離不過如此。直到一個月後,他正式開始工作。他以繼承家裡公司為目的,工作量和要學的事堆積如山,比起一般社員還要忙碌許多。飽暖才能思淫慾,我的順位不意外的被排到了最後。

當時的我正值低潮,出社會後第一份工作碰壁,搬回家鄉做著百無聊賴的工作,等待存夠錢回台北東山再起。在沒有朋友陪伴、迷失生活目標整日抑鬱寡歡的狀態下,能夠慰藉我的心靈支柱,就只有遠在天邊的男友傳來的訊息和視訊。

在如此不對等的條件下,「互相」漸漸成了單方面的等待。我人生停滯,他無力回應,一次次對於見面之約的食言,越來越久才回覆一次的訊息,溫水煮青蛙般消耗著原本就缺乏深度連結的我們,然後愛意成了負擔、羈絆成了累贅。我們彼此都心知肚明,這段關係已名存實亡。

但我們什麼也沒做,就這麼擺著。在多次溝通未果後,我盲目地不願面對現實,鴕鳥心態地認為只要「名」還在就好,就這麼把它擺著;而早已無心經營感情的他,寧願對我說出「你去交別的男生吧」這種暗示性和傷害同樣強烈的話,也不願親自結果這段關係,就這麼把它擺著。

後來我開始和其他異性出去,但我們的關係依舊沒有解決,成了不太聯絡的尷尬處境。當時的我寧願背負劈腿罵名,也不願提出分手-因為想分手的人是你不是我,你得為自己負責,不能就這麼把責任丟給我。我甚至有意無意的想觸發一些出軌的可能,求個「平等」,你冷暴力,我也不是什麼好東西。

但事情沒有「如我所願」。過了一段日子風平浪靜的日子後,我也漸漸釋懷。沒有劈腿得逞,也開始享受著無事一身輕的生活。然後我終於意識到這份只剩名分的關係,是個不得不解決的問題。那時和兩位好友相約去大阪,我以問他要不要一起來(他人在東京)為名,實則意在逼他出面提分手,而且他要是真的來了,我會很困擾。

拖了半把歲月,這段關係終於在短短二十分鐘的電話裡結束了。後來他的朋友和我說,分手那晚他跑去找他喝酒,鬱悶地說他失去了一個很重要的人。我無法理解,也無意同理,對我來說,事情會發展至此有很大一部份得算在他頭上。他的部分我無法替他代言,只能思考自己的部分。當時的我龜縮在被害者的舒適圈裡,不願承擔失戀的痛苦(儘管我的情況早就和失戀沒有兩樣),遲遲不願作個了結,總是想先問出別人的想法再給出自己的答案,卻忘了自己做決定的權利從未消失。



後來有個朋友問我,說最近有個男生用訊息和她告白,但她並沒這意思,要怎麼辦?

『我是要就這樣放著,等他約我的時候再像沒事一樣赴約嗎?還是乾脆不赴約?』友人苦惱著,她是真看重這朋友。

『他現在應該很緊張的在等妳回應,怎麼會又把主動權丟回給他呢?而且若一直不給他個回覆,你應該也等不到他再約你的那天了。』

『如果他對你來說是個nobody,你不回覆情有可原,但若今天是個你還算重視的朋友,就對他好一點吧。與其一直等著對方行動,自己作主不是更乾脆嗎?而且一件事一直懸在那也很煩吧?』

友人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,雖然我不知道後續怎麼發展,但我知道當自己不小心又陷入等待模式或是得過且過,可以試著跳出框架自己做決定,重拾一直都在,卻總是被遺忘的主控權。










留言

熱門文章